低代码平台究竟有什么用,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难度大吗?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27 10:31 阅读量:

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低代码平台逐渐崭露头角,成为众多企业与开发者关注的焦点,但面对这一新兴技术,人们心中常存疑惑:低代码平台究竟有什么用,使用它进行开发,难度大吗?


4比3-4.27.jpg


一、低代码平台的多元用途

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: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着诸多挑战,其中快速开发适配业务的应用程序便是一大难题,低代码平台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它能加速业务流程自动化,企业的采购审批、员工请假、销售订单处理等流程,以往需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,现在借助低代码平台,业务人员或非专业开发人员通过简单的拖拽与配置,就能将这些流程数字化。以某制造企业为例,利用低代码平台优化原材料采购审批流程,从申请提交到最终下单,整个流程实现数字化,审批速度大幅提升,人为错误显著减少,流程状态还能实时跟踪。


同时,低代码平台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市场环境瞬息万变,企业需及时推出新产品或服务。电商企业在面对新促销活动模式或配送规则时,通过低代码平台能迅速开发出相应的订单管理系统和促销活动页面,开发周期从数月甚至数年缩短至数周甚至数天,助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

此外,随着企业发展,内部往往存在多个软件系统,如 ERP、CRM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,数据交互和集成难题亟待解决。低代码平台可充当中间桥梁,创建接口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的提取、转换与加载,打破信息孤岛,提升企业整体协同工作能力。


赋能不同角色: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,低代码平台是掌控数字化战略的得力助手。它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,无需雇佣大量专业开发人员长时间编码,人力成本得以显著节省。而且,项目开发周期缩短,管理者能更快看到数字化转型成果,及时调整战略方向。例如,管理者计划开展一个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数字化项目,使用低代码平台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开发并上线,便于快速评估效果、优化项目。同时,低代码平台的可视化操作特性,让管理者能更好地理解项目开发过程与逻辑,利于项目管理。


业务人员通常最了解业务需求,却缺乏编程技能,低代码平台赋予他们自主构建应用程序的能力,市场部门业务人员可自行创建跟踪营销活动效果的应用,输入活动预算、参与人数、潜在客户转化率等数据,借助平台内置分析功能生成直观报表,不再依赖 IT 部门,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,增强了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的参与感。


二、低代码开发难度剖析

降低技术门槛低代码开发以可视化配置与少量代码结合为核心,开发人员、业务人员或产品经理通过可视化界面与预构建模块,无需或仅需少量编写代码,就能通过拖拽组件、配置参数快速搭建应用程序。以常见的低代码平台为例,其前端可视化编辑器提供大量预定义UI组件,用户拖入组件并完成属性配置,即可快速开发前端页面;数据模型构建支持直观设计数据表结构,内置多种字段类型,轻松建立表间关系;工作流设计器针对企业审批流程等需求,用户简单配置审批节点与数据流转路径,就能构建高效业务流程。即使没有深厚编程背景的人员,经过一定学习与实践,也能掌握低代码开发的基本操作,快速搭建出满足简单业务需求的应用程序。


新的挑战与应对:尽管低代码平台降低了技术门槛,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。对于复杂业务逻辑和高度定制化的场景,低代码平台可能力不从心,因为其功能和组件往往基于通用需求设计,难以完全满足特殊、复杂的业务要求。在这种情况下,可能需要结合传统编码方式进行补充开发,这就要求开发人员具备一定的传统编程知识与技能,以应对低代码平台的局限性。


同时,不同低代码平台有其独特的开发模式、工具和工作流程,用户需要投入时间学习,以充分发挥平台功能,一些平台的抽象层设计可能会隐藏底层复杂性,在需要对底层进行精细控制时,增加了开发难度。这就需要开发者在选择平台时,充分评估自身项目复杂度与平台灵活性的匹配度,在开发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,提升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。